什麼是M3大腸癌檢測?M3惡菌是什麼?(含測試診所名單)

2023年12月1日

預防大腸癌在現代速食文化的影響下,一直是一個值得關注的議題,然而難道只有頻繁接受大腸鏡檢查,才是唯一的解決方案呢?M3大腸癌檢測是由香港著名大學醫學院研發,利用宏基因大數據,研究團隊發現M3惡菌在大腸頑疾患者體內較健康人群高1。透過偵測M3惡菌,M3大腸癌檢測是一種非入侵性、無創、無痛的全新大腸癌檢測方法1,下文將詳盡介紹M3惡菌及M3大腸癌檢測的原理、優點,以及適合接受檢測的對象。

什麼是M3惡菌?
M3惡菌是一群與大腸疾病密切相關的細菌,香港著名大學醫學院的宏基因大數據研究發現,這些M3惡菌在大腸頑疾患者體內的濃度明顯高於健康人群1。因此,G-NiiB M3CRC大腸癌風險檢測便針對M3惡菌做檢測,以及早偵測及預防大腸疾病。

什麼是M3大腸癌檢測?
M3大腸癌檢測,又被稱為M3CRC,是由香港著名大學醫學院研發的一種非入侵性、無創、無痛的大腸癌風險檢測方法,可以有效監測大腸癌風險、大腸內的大小瘜肉以及復發風險1-4。M3大腸癌測試曾榮獲日內瓦國際發明展的銀獎,可見其在醫學領域的創新。

M3大腸癌檢測跟其他大腸癌檢查方法有什麼分別?
相較於傳統的大腸鏡檢查,M3大腸癌檢測具有獨特的優勢。首先它是一種非入侵性的檢測方法,減少了患者的不適感。第二,M3檢測的靈敏度高達94%1,2,能夠在大腸癌發展的初期就進行風險檢測,這有助提早發現大腸癌,對早期治療大腸癌具有極大作用。

如果想深入了解大腸癌的檢測技術,可參考我們之前的文章【大腸癌3大檢測技術 可驗不同階段大腸癌風險】。

什麼人適合做M3大腸癌檢測?
超過90%的大腸直腸癌發生在50歲以上的人群5,因此,這個年齡段的人更應該關注大腸癌的風險。

除了年齡以外,如果您符合下列條件,也建議你考慮接受M3大腸癌檢測:
● 有相關家族病史
● 日常飲食多吃燒烤、油炸人士
● 肥胖、缺乏運動人士

M3大腸癌測試的診所名單
M3大腸癌檢測已經在香港地區建立了超過80個檢測點,覆蓋了港九新界,這些檢測點包括中大醫院、診所和健康醫療中心,例如:
1. 全仁醫務中心(中環)
2. 尚至醫療集團
3. 聖德肋撒醫院(九龍)
4. 美孚綜合診所(九龍)
5. 香港中文大學醫院(新界)
6. 盈健綜合醫務中心(新界)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有關檢測點的信息,請點擊我們的M3大腸癌測試診所服務覆蓋列表

M3大腸癌檢測以其獨特非入侵性、無創無痛的優勢,以及檢測點分佈廣泛,為大腸癌的預防和早期檢測,提供了一個有效解決方案,如你同樣擔心有大腸癌風險,M3大腸癌檢測絕對是一個值得考慮的選擇。


資料來源:
1.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CUHK develops a novel faecal test that can detect polyps and early colon cancers with sensitivity over 90% [Press Release]. 2021.

2. Liang JQ, Li T, Nakatsu G, et al. A novel faecal Lachnoclostridium marker for the non-invasive diagnosis of colorectal adenoma and cancer. Gut. 2020;69(7):1248-1257.

3. Liang JQ, Zeng Y, Kwok G, et al. Novel microbiome signatures for non-invasive diagnosis of adenoma recurrence after colonoscopic polypectomy. Aliment Pharmacol Ther. 2022;55(7):847-855.

4. Chan FKL, Wong MCS, Chan AT, et al. Joint Asian Pacific Association of Gastroenterology (APAGE)-Asian Pacific Society of Digestive Endoscopy (APSDE)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on the use of non-invasive biomarkers for diagnosis of colorectal neoplasia. Gut. 2023;72(7):1240-1254.

5. Haggar FA, Boushey RP. Colorectal cancer epidemiology: incidence, mortality, survival, and risk factors. Clin Colon Rectal Surg. 2009;22(4):191-197. doi:10.1055/s-0029-1242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