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濕敏又發作 留意4大中伏位

2023年6月16日

肌膚易敏問題在香港越來越普遍,每10名嬰幼兒便有 2人受肌膚易敏困擾,目前,醫學界雖未有一種藥物可根治,但如能避免觸發肌膚易敏的因素,或有助控制及減輕病情。值得留意的是,肌膚易敏的觸發原因未必人人相同,因此影響也因人而異。

肌膚易敏發作4大誘因:

1. 皮膚乾燥

乾燥的皮膚不會引起濕敏,但它會令肌膚易敏高風險的人引發症狀。當肌膚易敏發作時,皮膚乾燥往往是第一個徵兆。

皮膚乾燥是指皮膚中沒有足夠的水分來保持柔軟,膚質變得粗糙、可能會痕癢、剝落或看起來像鱗片,甚至流血,削弱了皮膚的屏障功能。皮膚屏障是皮膚的最外層,可以保持皮膚水分,防止細菌、病毒、過敏原和其他有害物質入侵。當皮膚屏障受損,無法鎖住水份,使細菌和其他物質更易進入體內,就會誘發肌膚易敏。

皮膚乾燥的原因有很多,例如經常暴露於乾燥環境(濕度低、過多冷氣、靠近火爐及暖爐的地方)的人,又或頻密洗澡、飲酒過量等人士,皮膚容易變得乾燥。冬天空氣乾燥時,肌膚易敏問題可能會更嚴重。

2. 熱和汗水

熱和汗水是肌膚易敏人士的常見誘因。高溫和出汗都是肌膚易敏大忌,人體在熱的環境下會分秘汗水來調節體溫,對一般人來說,汗液具天然的保濕特性。然而,對肌膚易敏人士來說,汗水會刺激他們的易敏皮膚,並令皮膚更加乾燥。汗液中的鈉還會增加瘙癢和刺痛感。

汗水主要由水、尿素、乳酸鹽和礦物質組成。這些化學物質在皮膚上積聚,可能會引發某些人的肌膚易敏,尤其是在皮膚出汗最多的區域。研究發現,在肌膚易敏人士的汗液中,某些物質的含量明顯較低,這意味着它含有較少的天然保濕和抗菌特性,導致皮膚更乾燥,皮膚感染的可能性更高。

此外,高溫還會刺激血管擴張以幫助身體降溫,引發炎症並導致瘙癢,從而加重濕敏症狀。根據 2020 年一項研究,約 24%參與研究人士表示,天氣變化、乾燥的空氣和高溫會導致症狀出現。

3. 接觸刺激物

肌膚易敏人士多有敏感肌膚。日常家居用品甚至天然物質,都可導致肌膚易敏人士的皮膚灼痛和發癢,或變得乾燥和發紅。

潛在的過敏原可能包括:洗手液、洗潔精、洗衣粉、清潔劑、消毒劑、洗髮水、沐浴露、香水或其他添加香料的物品。 即使是一些天然液體,如新鮮水果、蔬菜或肉類的汁液,當肌膚易敏人士接觸時也會刺激到皮膚。

此外,嬰幼兒流口水時,所產生的唾液也會刺激臉頰、下巴和頸部。

4. 接觸過敏原

健康的皮膚屏障可抵檔過敏原刺激,如皮膚屏障受損,過敏原便能入侵引發濕敏症狀。環境過敏原如:香煙、蟑螂、塵蟎、寵物皮屑、花粉、昆蟲叮咬、蜜蜂叮咬等,均可觸發不同的肌膚易敏反應。

食物易敏也是一個誘發因素。有研究發現,患中度至嚴重肌膚易敏的兒童,出現食物易敏的機會率比正常兒童高 2-4倍。常見的高風險致敏食物包括:甲殻類、貝類海產、雞蛋、牛奶、魚類、大豆、花生、堅果等,進食了致敏食物,會誘發或加重肌膚易敏問題。

專家認為,食物易敏不會形成肌膚易敏,但可令肌膚易敏人士的症狀發作及加劇病情惡化。另外,由於肌膚易敏人士的皮膚屏障已受損,使用含致敏食物成分的潤膚霜,例如燕麥、羊奶、杏仁油等,有可能令致敏原進入皮膚深層,誘發肌膚易敏問題。

相關醫學研究:
https://doi.org/10.1111/exd.13981
https://doi.org/10.1016/j.anai.2020.06.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