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糞便鑑別病情,於中西醫學向有此做法,然而能成功大躍進,單純以非入侵性方式,準繩度亦可高達94%的「糞便細菌基因(M3)測試」,就如布下奇謀,先發制人緝兇,將大腸癌這位居本港第二大癌病殺手行兇前,便一擊即中揪出!這全賴香港中文大學腸道微生物群研究中心主任、醫學院院長陳家亮教授及其帶領的醫學科研團隊,致力研發,為全球貢獻這項防治大腸癌的首創新技術。
這項全球首創的糞便細菌基因(M3)測試可減低進行入侵性腸道檢查的風險,只通過檢驗糞便樣本便能精準診斷早期大腸癌及大腸瘜肉,並且準確測出病情,之後再藉着改變腸道微生態,讓大腸癌患者能及早得治。大腸癌雖是香港最常見癌症,卻也屬於較能治瘉的癌症病患。以往要偵測大腸癌,一般會利用大便隱血測試或照大腸內窺鏡的方法,可是根據陳家亮教授表示,以上兩種均非檢測大腸癌的最佳辦法。
「以大便隱血測試有兩大不善之處,首先,如若求診者患有痔瘡,或是在肛門位置有少許受損,都很容易對檢測大腸癌造成假陽性情況。此外,由於大便隱血測試靈敏度較低,加上早期的大腸癌或前期的腸道瘜肉,基本上均不會出現帶血狀況,病人往往要到大腸癌後期,才會對大便隱血測試呈陽性反應,因此利用大便隱血測試,是不能及早揪出早期大腸癌或大腸瘜肉的。」
至於照傳統大腸鏡,由於具入侵性,潛在風險相對較高,因此也非所有人都適合,也不能頻密地進行,縱然有提議改以大腸膠囊內窺鏡代替,但陳家亮教授認為此種方法,仍未必能有效解決問題:「大腸膠囊內窺鏡的好處,是它不屬於入侵性的檢查,可是接受此方法檢測的受檢者,事前都要進行洗腸,而洗腸對病人來說不但是『聞鏡色變』的痛苦事,若洗腸不夠徹底,大腸膠囊內窺鏡亦不能達致預期效果,而且同樣要考慮的是,醫生檢查時是無法控制大腸膠囊內窺鏡的速度及活動方向的,當在某些位置活動速度若太快或太慢時,便未必能夠清楚反映腸道情況。」
傳統檢測大腸癌或大腸瘜肉的方法均有一定局限,幸而由香港著名大學醫學院科研團隊研發的糞便細菌基因(M3)測試,為偵測大腸癌帶來重大突破。陳家亮教授指出,中大醫學院一直有研究腸道微生態,「據我們過去十多年的研究發現,大腸癌或大腸瘜肉患者的腸道微生態,跟健康人士的相比,擁有兩組截然不同的細菌組合,當中更有一系列細菌,特別容易導致形成大腸瘜肉及演變成大腸癌,所以只要從糞便偵測出腸道內出現這一類惡菌,便可預示患上大腸癌或大腸瘜肉的風險,之後再通過改變生活習慣,將患病機率大大降低。」
事實上,香港著名大學醫學院科研團隊利用宏基因大數據,發現腸道內一組共四種特定細菌基因(名為M3), 不但能有效作出非入侵性的大腸癌檢測,其對識別大腸癌患者更有極高的靈敏度;團隊過往分析了逾一千一百名研究參加者的糞便樣本,當中包括大腸癌或大腸瘜肉患者,結果顯示M3細菌基因識別大腸癌患者的靈敏度高達百分之九十四,效果足以媲美照大腸鏡,而相比同屬非入侵性篩查工具的大便隱血測試,在偵測早期大腸癌僅約百分之五十的靈敏度,其取得成效之巨,更顯而易見。
雖說糞便細菌基因(M3)測試沒有照大腸鏡的「苦處」,但不少人對測試過程仍有所疑慮,陳家亮教授則讓大家放心。「這項測試適合所有人,由於它不屬於入侵性的檢查,所以年長人士或長期病患者均不用害怕過程帶來痛苦,也不用擔心會引致併發症的問題。」
糞便細菌基因(M3)測試的具體過程,其實非常簡單,受檢者只要採集細微分量的糞便,以測試中心提供的化驗瓶盛載,糞便放進瓶子後不用冷藏貯存,可於室溫下存放數天,檢測者只要在期限內交回給醫生或指定化驗所,於數小時後便可得出檢測結果。接受這項檢測的人士,也可維持日常的飲食習慣,不用特別限制飲食,唯一要注意的是,避免在採樣前一至兩星期內服用抗生素,因為服用抗生素有機會改變腸道微生態的狀況。
更令人鼓舞的是,團隊已成功進一步將糞便細菌基因(M3)測試技術,擴展至偵測大腸瘜肉復發方面,在他們跟進的二百多名曾在五年內切除大腸瘜肉的人士當中,發現瘜肉復發患者的糞便樣本內相關的細菌基因水平,較沒有復發的患者為高,其偵測大腸瘜肉復發的靈敏度超過百分之九十,解決了現時大便隱血測試在偵測瘜肉復發上,靈敏度不足百分之十的局限。
內容轉載自 星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