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敏點解極難醫好?原來腸道出問題

2022年7月8日

濕敏以往被視為純粹皮膚問題,但近年的研究指出,濕敏人士或是皮膚發炎(例如牛皮癬)患者,其中一個原因是患者的腸道微生態失衡。英國《科學報告》一項重要研究(見註)指出,濕敏人士的腸道微生物菌群的多樣性較低(較少不同品種的微生物),即表示出現失衡狀況。

我們的腸道除了抵禦細菌,還會抵擋很多外來的過敏原(allergen)——即刺激我們有敏感反應的蛋白質。當腸道生態失衡時,防禦病毒能力下降,外來的過敏原入侵,會令我們身體容易持續發炎,長遠便會引發皮膚濕敏等問題。

腸胃科專科醫生指出,濕敏其實是皮膚不停發炎,當身體免疫力系統出現毛病,便會產生抗體,令免疫系統敵我不分,自我攻擊皮膚的皮層,繼而令皮層發炎。一般常用的醫治方法是在皮膚塗上或服食類固醇藥物抑壓發炎,但副作用多,長遠令身體失去對抗其他惡菌的功效。因此,如果令自己身體免疫系統不會混亂,皮膚濕敏有機會好轉,或治療成效更好。

至於濕敏的成因有很多,遺傳、接觸引起過敏反應的物質,例如灰塵、羊毛、花粉、寵物的毛和皮屑,以及食物中的蛋白質如蛋、海產、奶類、牛肉、花生等等, 都是可能的成因。 常見的症狀包括:皮膚痕癢、乾燥、紅腫、有水泡、脫屑、患處皮膚變厚變粗,而其他敏感的情況則包括鼻敏感和哮喘。

市面上,不同的健康產品可能聲稱具有相同的菌種,但最重要的是這種菌的組合和比例。假如組合和比例不當,則不能發揮效果。G-NiiB的「微生態免疫力配方」包含了嚴格挑選的「3+3」最佳比例的天然活益菌和益生元,合適的益生元能加強益生菌的功效。腸道微生物群參與我們不同的生理過程和細胞調節的免疫反應,有助恢復腸道微生態及提升免疫力。研究指出,濕敏人士的腸道微生物菌群的多樣性較低(較少不同品種的微生物)。通過 G-NiiB 的檢測和技術,目的是透過調節人類腸道微生物菌群以望減少濕疹的發作和嚴重程度。

註:Reddel, S., Del Chierico, F., Quagliariello, A. et al. Gut microbiota profile in children affected by atopic dermatitis and evaluation of intestinal persistence of a probiotic mixture. Sci Rep 9, 4996 (2019).

G-NiiB 特點:

  1. 全球唯一根據新型病毒病人研發的精準微生態免疫力配方
  2. 香港中文大學的科研及臨床數據支持,並獲香港中文大學獨家專利授權
  3. 天然活益菌和益生元經大數據AI 挑選,主要成份包括3種嚴格挑選的雙歧桿菌
  4. 採用意大利專利鎖菌技術,能更有效地確保落菌數量能抵擋胃酸直達至小腸,並在腸道定居及生長,以助恢復腸道微生態失衡及增強人體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