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咖啡對腸道是好是壞? 適量飲用促助腸道蠕動

不少人習慣用咖啡來「提神」增加專注力,因咖啡含有咖啡因(Caffeine)成份,是中樞神經的興奮劑。咖啡因促進分泌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也可抑制神經傳導物質「腺苷」(Adenosine),阻止腺苷誘發想睡的功能,達到醒神作用。不過,人體受咖啡因影響的時間約5小時,當咖啡因濃度逐漸下降時,也會令人感到疲勞。

此外,咖啡因有促進腸道蠕動(通便)作用。

咖啡因和不含咖啡因(decaf)的咖啡,都會刺激胃泌素(gastrin)產生;而胃泌素是一種激素,可令胃釋放更多鹽酸和消化酶,便胃加劇收縮,放鬆小腸與大腸之間的「閘門」和胃與小腸之間的括約肌等,從而促進消化,因此飲用咖啡有助排便。

早於1998 年一項研究分別測試了咖啡、無咖啡因咖啡、水或進食1,000卡路里的食物對排便的影響。研究結果發現,咖啡因令咖啡發揮通便作用,與1,000 卡路里的膳食同樣能刺激結腸活動;而不含咖啡因的咖啡則較遜色,但仍比水更能刺激通便。在 2008 年的研究中,10 名測試者飲用水或溶解在水中的咖啡因粉末,並通過測壓法來測量肛門直腸功能。研究人員發現,攝入咖啡因會導致肛門括約肌更強烈地收縮,並增加排便的慾望。

咖啡因是一種胃腸興奮劑,而咖啡的酸性也可以刺激腸道,兩者可以加速蠕動(使食物通過消化道的肌肉收縮),因而加快了腸道的運輸速度。然而,咖啡因的敏感度因人而異,國際胃腸道疾病基金會指出,每天飲多過3杯咖啡或茶,容易招致大便不實,如飲用過量則可能引起如頭痛、煩躁、睡眠障礙等不適,宜適可而止。

咖啡飲用Tips:

  1. 喝咖啡後感到胃部不適人士,減少攝取咖啡因,飲用半咖啡因(half caffeine)或不含咖啡因(Decaf)的咖啡或者比較理想。

  2. 深(棕色)烘焙咖啡,比中度烘焙所刺激的胃酸分泌較少

  3. 綜合歐美飲食建議,咖啡每日攝取量建議以400 毫克(約4杯)為限。另外,孕婦每天攝取量不應超過 200 毫克。

相關醫學文獻:

Lohsiriwat, S., Kongmuang, P., & Leelakusolvong, S. (2008). Effects of caffeine on anorectal manometric findings. https://doi.org/10.1007/s10350-008-9271-y

Rubach, M., Lang, R., Bytof, G., Stiebitz, H., Lantz, I., Hofmann, T., & Somoza, V. (2014). A dark brown roast coffee blend is less effective at stimulating gastric acid secretion in healthy volunteers compared to a medium roast market blend. Molecular nutrition & food research, 58(6), 1370–1373. https://doi.org/10.1002/mnfr.201300890

更多資訊

運動能釋放多巴胺讓人快樂?運動外,益生菌 可以嗎?

運動能釋放多巴胺讓人快樂?運動外,益生菌 可以嗎?

多巴胺不僅影響我們的情緒,還在多個生理和心理層面發揮作用,立即了解多巴胺的作用和如何提透過益生菌及其他方法提升其水平。 運動能釋放多巴胺讓人快樂?運動外,益生菌可以嗎? 多巴胺是一種關鍵的神...
冬季皮膚容易乾癢出紅疹,食益生菌有用嗎?

冬季皮膚容易乾癢出紅疹,食益生菌有用嗎?

冬天乾燥的氣候容易引起皮膚乾燥、癢,甚至出現紅疹,造成許多人的困擾。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冬季皮膚如此脆弱?食用益生菌能如何有效改善這些問題? 冬季皮膚容易乾癢出紅疹,食益生菌有用嗎? 冬天來臨...
一轉季皮膚敏感好困擾?由調理腸道入手輕鬆擺脫敏感肌!

一轉季皮膚敏感好困擾?由調理腸道入手輕鬆擺脫敏感肌!

每次天氣一變就皮膚敏感,連日常著衫和運動都受影響?其實轉季皮膚敏感可能跟腸道有關,不妨嘗試由調理腸道入手,輕鬆擺脫敏感肌! 一轉季皮膚敏感好困擾?由調理腸道入手 輕鬆擺脫敏感肌! 每次天氣一變就...
腸道健康有助改善皮膚狀態

腸道健康有助改善皮膚狀態

腸道健康有助改善皮膚狀態,透過益生菌促腸胃健康,能減少敏感肌膚問題。立即了解益生菌如何改善腸道及皮膚健康,令自己遠離敏感肌膚問題! 敏感肌膚與腸道健康有關? 益生菌可改善腸胃兼皮膚狀況? 敏...
2項最新大型臨床研究實證SIM01提升免疫力,減低感染風險及改善生活健康質素

2項最新大型臨床研究實證SIM01提升免疫力,減低感染風險及改善生活健康質素

新型病毒出現至今,大眾對於人體免疫力的關注已經大大提高。雖然疫情逐漸減退,很多曾患上新型病毒的康復者仍然受到不同的後遺症徵狀困擾。最近,香港著名大學醫學院先後進行了2項大型臨床研究,發現微生態配...
皮膚濕敏又發作 留意4大中伏位

皮膚濕敏又發作 留意4大中伏位

肌膚易敏問題在香港越來越普遍,每10名嬰幼兒便有 2人受肌膚易敏困擾,目前,醫學界雖未有一種藥物可根治,但如能避免觸發肌膚易敏的因素,或有助控制及減輕病情。值得留意的是,肌膚易敏的觸發原因未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