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竟是大肠癌? 揭3大病症危机

2022年1月18日

都市人生活节奏急速、工作压力大,难以培养定时如厕的习惯,天天进食却「有入冇出」,不但容易变成惯性便秘,更对健康有重大影响,增加诱发其他疾病如心脏病、中风或干扰大脑功能的风险。长期便秘不但影响日常生活,还会引起其他并发症,如痔疮、肛门溃疡、增加患上肠道疾病风险,严重会导致腹痛和憩室炎症等。便秘更是三大病症的明显症状,可能反映健康出现问题,不能掉以轻心。

目前未有研究证实便秘与大肠癌有直接关系,但大肠癌的肿瘤可引致肠道闭塞,导致便秘、肠绞痛、腹部发胀等症状。假如突然出现便秘,还伴随腹痛、不再放屁、呕吐等征状,则可能是肠阻塞,随时成为大肠癌高危患者。

肠阻塞是指大肠或小肠中的内容物(固体或液体),不能正常地蠕动并顺利通过肠道。其中一个常见原因是大肠癌患者的肠道肿瘤增大,挡住食物通过肠道。当食物无法通过小肠进到大肠,便会出现肠塞,影响其血液循环,小肠逐渐因缺血而坏死,若没及时医治,会因腹膜炎、败血症而危及生命安全。

此外,肠易激综合症(IBS) 其中一个明显症状也与便秘有关。 「肠易激」是肠脏功能紊乱、失调或肠道过敏所引起的症状,患者会腹胀、腹痛;大便型态改变(硬如石头或稀烂),排便习惯也会改变(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也有排便不清的感觉。 「肠易激」可由多个因素造成,包括肠胃、情绪等,而肠道微生态失衡(dysbiosis)被视为导致肠躁症的原因之一。肠道中的益生菌(probiotics)对人体健康有关键性影响,可抵御坏菌、强化黏膜屏障、促进肠道蠕动、调节发炎等功效。近年,一个刊登在国际医学文献的研究亦指出,益生菌中的双歧杆菌,有效改善肠躁症带来的腹痛,而双歧杆菌的效果则取决于菌株、剂量以及服用方法。

炎症性肠病(IBD)的症状也与便秘有关。炎症性肠病是一种自体免疫性疾病,可分为克隆氏症及溃疡性结肠炎,是身体免疫系统攻击自身消化道细胞,能引起便秘、腹泻、腹痛、体重下降、大便带血和黏液等,症状会伴随一生。中大医学院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教授黄秀娟指出,肠道微生态失衡是引发炎症性肠病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团队同时发现了一种与克隆氏症有密切关连的细菌。这种细菌可引致患者肠道微生态失衡,侵害患者肠道,并出现免疫异常,引起肠道发炎。

【G-NiiB「 #微生态免疫力配方」特点】

  • 香港中文大学的科研及临床数据支持及独家专利授权
  • 3+3配方主要成份,包括最矜贵的活菌「青春双歧杆菌」
  • 平衡肠道微生态,有助纾缓肠易激|便秘|湿疹|肥胖 |自闭症
  • 全球唯一根据新型病毒病人研发的精准微生态免疫力配方
  • 临床验证,有效提升免疫力,加速病后痊愈^
  • 有效降低发炎指数,减低疫苗副作用风险*
  • 意大利 专利锁菌技术,确保菌落数量能抵挡胃酸直达肠道定殖
  • 95%以上用家表示会继续使用G-NiiB 免疫+ 微生态免疫力配方